主办单位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
长寿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承办单位
长寿区美术馆
长寿区美术家协会
开幕式时间
2025年7月15日(周二)上午10点
展览地点
长寿区美术馆
(长寿区菩提街道古镇D区68幢)
重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以工业发展闻名。以地域工业发展的种种维度与景象,作为新中国以来工业发展的片段,就为此次展览提供了学术的切入点。
展览命名为“重庆造——木刻版画中的工业景象”,其意义在于:第一,此次展览的作品大多来源于重庆艺术家或者诞生于重庆的艺术作品,又加以木刻的技艺创作,故名重庆造。重庆素有木刻版画的传统,此次展览包括一批版画名家的工业版画作品,也包括工人版画等一系列自发创作的基层文艺工作者,其创作群体的构成比较丰富。同时,作为熟练掌握技术语言的版画家和深切了解工业属性的基层工人版画作者,当作品出现在同一场景中,艺术性与生活性的对比,作为艺术本质的一种追问也是此次展览学术梳理的重要部分。
第二,作品主题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地域性工业发展的历史景象,因此以重庆本土工业建设相关内容呈现为主题的“重庆造”便成为此次展览的第二层含义。重庆素以机器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战略如三线建设等项目的重点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工业发展的脉络。同时,重庆工业发展至今,本身所呈现的持续性、完整性也可作为中国当代工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被呈现。中国制造所蕴含的文化自信与自豪势必需要从历史的沉淀中寻求结果。而此次展览正是以“重庆造”作为“中国造”的片段,将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的民族情感表现出来。倘若诸位在观展中,涌动起内心关于民族自豪与国家自信的涟漪,那此次展览便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
于湘华 《班组集锦》1970年
18×25cm,18×25cm,20×25cm ,21×22cm
杨力斌 《榜样》 1973年 28.5x47cm
姜胜利《车间春潮》 12.5x14cm
吴孔春《晨》1970年 78x56cm
孙绍全《一股劲》1980年 45x60cm
余成明《研究》1980年 32x24cm
甘友仁《石化盛开科技花》1987年 60x24cm
尧 西《上工》1960年 14x27cm
彭子缙《科技的旋律》1978年 40×40cm
谭朝纲《开拓者》1978年 80x60cm
王光正《沸腾》2009年 60x60cm
尧西《川东处处是油田》1958年 45x22cm
编审:尹 超
编辑:华焜琨 夏 宇
统稿:夏 宇